中藥材植物山花生和我們日常中的花生不是同一種。
1、花生
花生大家都知道,是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,又名花生、地豆、番豆、長生果,起源于南美洲,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普遍種植,印度、美國和阿根廷等為花生主産國;在中國各地亦廣泛種植,河南、山東等地為花生主産區。
花生是世界第四大油料作物,花生仁中脂肪和蛋白質含量豐富,除用于榨油外,還可直接食用和用作食品的生産原料。花生稭稈、花生殼加工後也可做動物飼料或工業産品的原料。此外,花生種子、種皮、果皮等均可供藥用。
2、山花生
山花生,是豆科山螞蝗屬植物假地豆的全株,生于山坡草叢中,分布于中國浙江、福建、台灣、廣西、廣東、四川、貴州和雲南等省區。具有清熱,利尿,解毒的功效,主治肺熱咳喘,水腫,淋證,尿血,跌打腫痛,毒蛇咬傷,癰疖,暑溫,痄腮。
别名:狗尾花、細葉假花生(《南甯市藥物志》),中蝶草、木假地豆、通乳草(《廣西藥用植物名錄》),大葉青(《全國中草藥彙編》),小槐花、木本山土豆(《台灣藥用植物志》),狗屎豆(福建),假花生、野花生、鐵馬鞭、三葉藤(廣西)。
用法一般為:
内服:煎湯,15-60g。
外用:适量,鮮品搗敷。
山花生植物形态:
假地豆,别名異果山綠豆、稗豆(《海南植物志》)。半灌木或小灌木,高1-3米。嫩枝疏生長柔毛。葉柄長約2厘米,具柔毛;托葉披針形,長約7毫米。
三出複葉,頂生小葉較大,橢圓形至寬倒卵形,長2.5-6厘米,寬1.3-2.5厘米,上面無毛,下面有白色長柔毛,側生小葉較小。
圓錐花序腋生,花序軸有開展的淡黃色長柔毛;花萼寬鐘狀,萼齒寬披針形,短于萼筒或等長;花冠紫色,長約5毫米,雄蕊10,單體;子房線狀,被毛。
莢果長12-25毫米,寬約3毫米,有4-9莢節,具小鈎狀毛,腹縫線直,背縫線波狀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1月。